ICU(重癥監護病房)的功能區劃分對于防止交叉感染、提高醫療效率及患者護理質量至關重要。以下是ICU合理劃分功能區的建議:
一、基本區域劃分
從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內感染管理要求出發,ICU可劃分為以下三個主要區域:
1. 醫療區域(醫護人員辦公區):此區域包括更鞋發放區、男女更衣(衛?。﹨^、清潔走廊(緩沖)區、醫辦、護辦、主任辦、護士值班室、醫生值班室、餐廳、會議室、配餐室等。這些區域主要為醫護人員提供辦公、休息及餐飲等服務,同時確保清潔與無菌環境。
2. 醫療輔助區域:此區域包含護士站、準備室、治療室、處置室、器械室、快速檢驗室、高營養配制室、庫房、家屬接待室(談話間)等。這些區域為醫療活動提供必要的支持,如藥品、器械、營養餐的準備與儲存,以及家屬的接待與溝通。
3. 污物處理區域:此區域包括單人間監護室(用于隔離特殊患者)、單元式監護室(4-6床)、開放式監護室、便盆處理間、污物間、化驗室等。這些區域主要負責處理醫療過程中產生的污物與廢棄物,確保ICU的清潔與衛生。
二、按功能細化劃分
除了基本的三區劃分外,ICU還可按功能進一步細化,以提高醫療效率與患者護理質量:
1. 清潔區:此區域包括醫護人員更衣室、清潔走廊、部分醫療輔助用房等。這些區域應保持高度清潔,減少污染風險。
2. 半污染區:此區域可能包括一些過渡性的空間,如緩沖間等。這些區域位于清潔區與污染區之間,起到過渡與緩沖的作用。
3. 污染區:此區域主要包括患者監護病房、污物處理間等。這些區域直接接觸患者與污物,因此應加強消毒與清潔工作。
三、特殊功能區設計
針對特定患者群體或醫療需求,ICU還可設置一些特殊功能區,如:
1. 隔離單間:用于收治嚴重感染、傳染或需要多種儀器監測治療的患者,以防止交叉感染。
2. 高潔凈度病房:針對嚴重免疫缺陷的患者,提供更高級別的空氣潔凈度保障。
3. 家屬探視廊:設置玻璃窗,允許家屬在室外探望患者,同時減少交叉感染風險。
四、布局與流線設計
ICU的布局與流線設計應充分考慮醫護人員、患者及物品的流動路徑,確保高效、安全:
1. 醫護人員流線:應通過換鞋、更衣進入辦公區,工作時經過緩沖區域進入ICU病房。
2. 患者流線:應通過入口換床后,經清潔走廊進入ICU病房。
3. 物品流線:包括清潔物品流線與污物流線,應分別設置,避免交叉污染。